斗破迷

第一百九十六章 男儿之酒(2 / 2)

2021-09-02 作者: 爱做的事

也是当前,用小麦粉做成的馕、糕点等食物,是河中乃至整个西域,最常见的食物。水稻等热带作物,则因气候的缘故,在西域并不普遍。

当然,这里面还有西域的族群,并不是以大米为主食。需求少了,种植面积,也就少得可怜。李承绩之前吃的大米,就价格奇贵。

现在生活久了,他也慢慢习惯了小麦做成的食物。这为总督府的日常支出,节省了不少。

所以论种植经验,河中地区,那是少之又少。李承绩之前,也不是没有努力过。通过各方手段,命令底下的人收集过大辽境内的高粱种子。结果发现,其品质非常一般。无论是收成还是口感,也都是极不适合酿酒的。

出于这个考虑,他才大费周折的从中原汉地弄来种子和请来有种植经验的老农。

好在河中地区的气候,还是适宜高粱种植的。因为高粱的生长习性是在二十到三十度之间。与河中春末夏初、短暂的秋季两个时间段,刚好吻合。且抗旱耐涝,也恰恰符合河中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。

再加上河中是绿洲农业,并不靠老天爷的风调雨顺。所以整个种植过程,都在人为的关照下,异常顺利。

不过产量上,就比较‘感人’了。李承绩习惯了后世那种动辄‘亩产千斤’的产量,所以对不足三百斤的收获量,有些难以置信。

要知道,他在这生产过程中。还命人制作农家肥,加以侍弄。就是在现代社会那会儿,他都没这么对农事感兴趣过。

但是最后,却还是收获这么少。

没办法,现实就是现实,也无法改变。他就让酿酒师们,着手酿造工序。整个过程,分为原料粉碎、配料、蒸煮糊化、冷却、拌醅、入窖发酵、蒸酒等等。

因缺少机械生产,所有工序,都只能由人工完成。李承绩虽没参与,但有空闲的时候,他还是会去看看的。碰上有酿酒师无法解决的难题,还能凭着小紫这个百科全书在,解答一二。

至于某些无法解答的,也就只能任酿酒师们自己摸索了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前前后后失败了数十次。终于将香醇可口的高粱酒,造了出来。

若是放在以前,他一定以为酿酒是个非常简单的活儿。现在参与其中后,他才真明白其中的‘技术难题’。难怪后世的国酒茅台,会以那么高的报酬,招聘工人。

至于失败那么多次的原因,他也总结了出来--那就是温度的把控!因为发酵的过程,是醅料水分、酸度、酒量、淀粉残留量变化的过程。不同于后世发达的监控设备,这时代完全靠人的感知。

因此这其中,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
倒是酒曲,很容易制造出来。解决了酿酒过程中,最至关紧要的发酵难题。

当下感受到身体中的火热后,李承绩也有些感叹这副身体的青涩。若是穿越前,他喝下两斤,都能像个没事人似的。哪像现在,一杯下去,就脸色发红,额头渗汗。

跟前服侍的竹青,马上倒上一杯清茶,让其醒酒。她是半个月以前到的!在软磨硬泡下,李承绩也顾念着当初卧病在床的情分。便同意她与移剌崇阿他们,一同前来。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