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破迷

第二百四十九章 回鹤降蒙(2 / 2)

2021-09-02 作者: 爱做的事

在李大气领着老兵攻克相对艰难的尼沙布尔,堵住进入呼罗珊西部的陆路要道后。李承绩也终是按耐不住,领着两万新兵,踏上了战场。

扩巴斯、移剌崇阿等拜把子的兄弟,也都跟了过来。个个带着少年的心性,对即将到来的战斗,有着无法明说的憧·憬与向往。

不过他们此行的目的,并不是已经成为呼罗珊总督府统辖的阿母郡。而是以阿母为据点,一路向南,攻取呼罗珊的心脏--马鲁。

曾经东起中亚内陆,南达阿拉伯海,北至基辅罗斯边境的塞尔柱帝国,就是从夺取呼罗珊开始,慢慢崛起。

马鲁,又是他们最先攻取的城池。那时候,正值伽色尼王朝衰落之时。马鲁城作为伽色尼王朝重点经营的城池,里面存放着呼罗珊之地的八成赋税收入。

塞尔柱人一得到这座城池,就招兵买马,势力大涨。

也是呼罗珊省,向来是物产丰美,人杰地灵之地。又处于联通东西的十字路口,地理位置十分紧要。无论是商税还是农税,都收入不菲。

且早在阿拔斯王朝时期,呼罗珊就是帝国二十四个省份中。与埃及、塞瓦德两省齐名的富庶之地。并且哈里发为更好的统治各个行省,特意将巴格达以东的省份,划为东方省区。

呼罗珊省,就是东方省区的中心。其它省份总督,都要受到呼罗珊总督的节制。哈里发哈伦当政时期,下一任哈里发马蒙就出任东方省区的最高长官。

后来依靠经营东方省区的深厚底蕴,打败了哈伦指定的第一继承人--阿明。并且阿拔斯王朝依作军事支柱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,也伴随阿明的失败,而一蹶不振。

取而代之的,是突厥人开始成为哈里发统治帝国,维护帝国安宁的柱石。

由此可见,呼罗珊在阿拔斯帝国版图内的突出地位。

正是这个原因,马鲁成为东方省区赋税收入的集中地。每年输入巴格达的海量赋税,也都要在马鲁汇总后,再启程送往巴格达。

所以历代总督,都对马鲁城精心经营。其城池规模,也随着阿拔斯帝国国力的上升,而越来越大。在东方省区内,也只有寻斯干这座萨曼王朝、喀剌汗王朝的都城,才能与其媲美。

只是如今,庞大的阿拔斯帝国已经崩溃。坐在巴格达王宫中的哈里发,也只能统治巴格达周边的方圆百里之地。呼罗珊省在历经数个朝代更替后,更是四分五裂。

马鲁城作为呼罗省首府,东方省区驻地的特殊地位,也不复存在。

但因之前的底蕴,马鲁城依旧是呼罗珊乃至东波斯之地,首屈一指的大城。即使久经战乱,城内的族群更替频繁。也依然保持着,原有的城池规模。

当下城内矗立着数座高大、壮观的清真寺,有阿拔斯王朝时期修建的,也有萨曼王朝、塞尔柱王朝时期的。尽管统治这座城市的主人如同走马观花一般,不断变换。但是他们留下的建筑,却历经岁月与战火的考验,而变得更加神圣。

每天都有虔诚的信徒涌入寺内朝拜!无论是古思人、波斯人、花拉子模人还是粟特人,都在匍匐念叨着‘呼图白’时,而成为纯粹的*****。

除此以外,城内还有藏书颇丰,历史悠久的大图书馆。这是文化底蕴的象征!虽受战乱的影响,藏书久经焚毁和流失。但每当局势稳定下来后,统治者们,都会尽力恢复大图书馆往日的繁荣盛景。

像被誉为蛮族的塞尔柱人,在夺取马鲁后,就对大图书馆进行精心修复。为此,还从巴格达的图书馆里,运来上万本珍贵异常的藏书。

只是古尔人占领此城后,将这座城市的瑰宝,掳走了大半。大图书馆的藏书,也有一半被运抵到古尔王国的都城非洛斯固(今阿富汗古尔省境内,沙赫拉克以北,哈里河沿岸)。

至于历代统治者的宫殿,在珍宝被夺后,就只剩下了躯壳。但每个统治此城的总督,都是惯于享受。因此前者留下的躯壳,都会被重新装点。就是被赶走古尔人,也在城内留下高大又雄伟,堪称艺术品的精美宫殿。

由于末代塞尔柱苏丹,曾将马鲁定为都城。虽然那时候,塞尔柱已陷入分裂的态势,国力大衰。但对马鲁城,还是进行了有限的扩建。很多达官显贵,都在城内留下富丽堂皇的居所。

所以如今的马鲁城,还保留着塞尔柱人统治时期的规模。建筑样式,也没有多大的改变。

出于其突出的政治意义、地理优势的考量,李承绩放弃唾手可得的班城郡,也要先攻取这座坚城。

不过之前,却是时机未到。现在的话,没有花拉子模的援军,马鲁就是一座孤城。虽然南边的也里,还依旧不听总督府的号令。但只要夺下这里,也里的总督,定会看清形势,做出最正确的选择。

但就在李大气意气风发之际,北边却传来一个令他有些挫败的消息。原是臣服于大辽的回鹤国国主巴而术阿·阿尔忒的斤,杀死了大辽的监官,举旗投降蒙古国主成吉思汗。

这比原有的历史轨迹,要提前了数月。(感谢非真武不足、书友160611182621516、薛一票等书友的推荐票。在月稿费只有二十几块的时候,看到你们的推荐票,总算有些慰藉。)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