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破迷

第三百三十七章 兴建学堂(2 / 2)

2021-09-02 作者: 爱做的事

平时只作为扫盲课之外,闲暇之际阅读的书籍,并不是必要的学科。

所以很多护教军的将士,也都不知道金星和天狼星的名称。

如今这小男孩竟然知晓,着实让人有些意外。

“听说《小百科全书》是军营里传出来的,我便给小儿买了。”,纳绥尔丁他爹摸了一把头上的虚汗,小心翼翼道。

军营的东西,向来都有足够的噱头引人关注。尤其是护教军的军营,里面流出来的东西,无论吃的用的,都受人追捧。

像扫盲读物,就既有科教性,又带有趣味性。不仅通俗易懂,还易学易记。对军营里的大老粗们来说,算是最合适不过了。

这对那些刚启蒙的小孩子来说,也是最适宜的读物。因此不少有些家底的人家,都会买些军营的扫盲读物,弄回家给孩子看看。

由于这是启发民智的好事情,护教军对此也管制不严。使得护教军内部往往一补充扫盲书册,民间的书斋里,就同步摆上了货架。

供小孩念书的学堂里,也全都大规模采购。这成为礼部科教司,为数不多的财源。

李承绩知道这一点,就笑问道:“他识字?”。

“识得一些。小儿在图斯时,常常翻看《古兰经》。内人从旁教导,倒是将上面的经文认了个全。”,说到这里,纳绥尔丁他爹脸上浮出几分伤感。

因为他的妻子是在图斯被围城期间,因兵祸而香消玉损。所以提起往事,不免心生感触。

吞了吞口水,见李承绩似乎对纳绥尔丁起了兴趣,就接着道:“前些日子迁来马鲁,便费了些第纳尔,值办了铺面。小儿也在城里的学堂念书。今儿适逢护教军入城,学堂便停课了。”。

在呼罗珊总督府统治的七郡之地,学堂如雨后春笋一般,在各个郡治兴建起来。这是礼部主持的!从民间搜罗一些有学问的先生,进入学堂教习。

每月的薪酬,礼部会下发一部分。另有一半,由学堂承担。

到底这时候,正值呼罗珊总督府大发展之际。很多地方,都需要巨量的钱财投入。因此能省的地方,自然要省一点。并且学堂自己承担一部分,也可以让念书的学生明白,求学的不易。

当然,促使百姓送孩童念书的最大动力,还是利益。

因为礼部有言,日后会举办科举,从有学识的读书人中,选派官吏。这对那些削尖了脑袋,想要进入统治阶层的商贾们来说,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。

所以学堂之中,念书的子弟,往往多是商贾出身。并且礼部为鼓励民间办学,还准许商贾们捐钱修建学堂。建成之后,学堂的名字还可以由商贾们自己命名。

这可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!

有远见的商贾们,自然不会吝啬这么一点钱财。所以修建学堂的修建,很是迅速。

呼罗珊总督府也会在很多政策上,给予一定的倾斜。像用地上,就可以直接向总督府申请。然后再官面上,只需要用很小的一笔钱财,就能拿到不小的地块。

这在寸土寸金的马鲁城,可是捡了大便宜了。

(出了点事,做了个小手术。目前恢复中。另祝各位书友们新年快乐!虽然迟了好多天。感觉下街李的打赏,也感谢什么时候开始1等书友的支持。你们的不离不弃,算是我最大的动力。话不多说,继续更新。)

关闭